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001章:得陶氏女得天下 (第1/1页)
陶氏挽初,字羲和,吴国广华伯独女,出生时自带异香,被其父母宠爱有加。据得道高人称“此女命带贵气,得此女便可得天下”。 因这传言一出,来府上求亲的男子络绎不绝,特别是吴国的那些皇亲贵族们…… 陶府 挽初正在闺房内梳妆,审视着宝镜中的自己,嘴角微微上扬。 这时绿衣着急忙慌的赶了过来,说是广华伯有要紧事要交代,看来是十万火急之事,她也顾不了那么多了,随便打扮了一番,便往了大厅方向走去。 大厅内 广华伯端坐在主位之上,神色低沉,沮丧不安。 广华伯夫人一刻都没有停下,她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,循环往复。 瞧见挽初来时,这才停下了脚步,她感觉气氛有些不对,便笑着与他们说话,试图来缓解这紧张的气氛。 “爹,娘,你们这是怎么了?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?没事我还要回去吃糕点呢?”说完抿了抿嘴唇。 “你快走吧,你和绿衣连夜就走,不要呆在这儿了。”母亲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,只能让她们连夜逃走。 “为什么啊?我不想离开你们。”挽初一脸的不解,觉得今日他们十分反常。 “不要问就是了,你快走吧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。” 她吩咐绿衣为她收拾行李,还把自己贴身丫鬟袭人送给了她,嘱咐了几句后让挽初换上下人的衣服,含泪将其送走。 绿衣得了吩咐便进入挽初闺房,袭人帮其换上下人的衣裳,一切准备就绪,踏出了陶府,没想到走了几步,就看到韩将军迎面走来,他带着一队人马把陶府重重包围,说不让一只苍蝇从这里飞出去,广华伯将她护在了身后,上前与韩将军周旋。 “这韩将军深夜来访我们陶府有何要事,是陛下出了什么事吗?”他摸了摸胡子说道。 韩将军仰天长笑,声音中多了几分讥讽。 “这陶大人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呢?你已接过圣旨,陛下派老夫前来保护未来王后的的安全,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能负的了责吗?还有这么晚你们准备去哪呢?” 还没等广华伯接话,他又开始继续说着:“陛下有令,从现在到大婚始你们陶府的任何人都不许外出,违者斩!” 未来王后?挽初整个人愣住,差点站不住脚,幸好绿衣及时的扶住,这才缓和了许多。 原来这就是今夜他们让自己离开的原因,广华伯已经接过圣旨,如果不嫁,岂不是…… “你别太过分了,你这样和囚禁有什么两样。”挽初看不惯父亲受这样的委屈,便直言不讳。 “你又是谁?一个下人还敢和老夫顶嘴,看来是活腻了,来人,拉出去乱棍打死。” “慢着,我就是你们未来的王后,怎么?韩将军连我都要杀吗?看来您也不想活了吧。”也不知哪来的勇气,但手却一直在抖。 “你?就是陶挽初?不愧是贵女,果然与众不同,广华伯我们走着瞧。” 韩将军一挥手,他们便离开了,只留几个禁军守在陶府外。 戌时-陶府挽初闺房内 洗漱完毕,准备就寝,听得敲门声,绿衣前去开门,原来是母亲,她示意其他人退下去,闺房内只剩母女两人。 “小和,都是娘不好,本来想让你逃走,都是娘没有保护好你。”母亲没说几句眼泪就夺眶而出。 “我……没有怪您,我是去当王后,我开心还来不及呢?那个皇宫里有好吃得糕点和茶点吗?”她轻轻擦拭母亲得泪痕,假装满不在乎得说道。 “有,当然有,有很多……很多。”说着紧紧得抱住了挽初。 “还有你……你不要怪你爹接了圣旨,他也有很多无奈,我们本想让你逃走,可是……你放心,我们一定想办法救你。” “没事的娘,我不怪爹,当王后多好啊,母仪天下的女子,多少女子求之不得,您不用为我担心。” 她好像也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现在谁不知晓当今陛下病重,已无法回天,她不过只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罢了。 母亲也不敢说什么,立即把绿衣和袭人叫到了挽初的身边,语重心长对她们说:“你们以后就陪在小姐身边,宫中形势复杂,你们要照顾好小姐,这样我才安心。” “是,夫人。” “这……娘袭人一直跟着你,她走了我也不放心,就让绿衣陪着我吧。”母亲摸了摸挽初肩膀,让她放心,如果袭人不去,她也不会安心的。 她只能点了点头,收了袭人。 明日便要离开这儿,她生活十三年的地方,她满眼都是不舍,辗转反侧,一夜未眠。 翌日,陶府大厅 挽初一袭红衣拜别父母,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,她想多看他们几眼。 “女儿不孝,不能伺候爹娘左右,望你们保重身体。”她重重向他们磕了一头,起身准备离开。 “等一等,你把这个镯子收下吧,就像我陪在你身边那样。”母亲叫住了挽初,把自己的经常携戴的镯子给她戴上。 “好,娘你保重。”挽初瞧了瞧周围的陈设,不知何时才能回来,这里的一字一句终将成为她的回忆。 陶府离皇宫不远,没有一个时辰便抵达皇宫,皇宫中死气沉沉,一点也没有办喜事感觉,除了些红布没有半点其他,这个王后当的太窝囊了,要不是韩将军送亲,不然还以为无关紧要的人进宫呢! 韩将军将挽初送到悠然殿,因为陛下病重,一切从简,只是传了圣旨,把王后册宝交给了她,仪式就这样结束了。 从今往后,她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陶挽初,更是吴国的王后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