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堂白屋_第三章(2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章(2) (第1/1页)

    五月底的毕业设计展如期而至,地点选在华山文创园区。可凡最终提交的设计题目是:「榕树下生活空间–有机游民居」。

    当他最初提出这个设计主题时,指导教授Dey老师依然对可凡有些无奈,对於他坚持这个题目也是颇感意外,甚至有些傻眼。老师苦口婆心地劝他多次,希望他能重新考虑并修改主题,但可凡仍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「有清楚想过这个议题可以发展出来的成果吗?」Dey老师问道。

    「老实说,还没有。」可凡回答得坦率。

    「榕树没有特定的场域背景,到处都可以有榕树,这样的主题设定没有强烈的主题意识,没有说服力。」Dey老师再一次提出质疑。

    「到处都有榕树,到处也都有弱势游民呀!」可凡解释道,

    「榕树不是设计中讨论的主要议题,游民的居住正义,日常生活安顿才是重点。」

    「是这样喔,那为何不用其他背景,例如骑楼、公园凉亭、公厕呢?」Dey老师有些轻蔑地回应。

    「不行啊!」可凡坚定地说。

    「因为我在榕树下生活了将近二十年,我听得懂榕树的笑、哭、喜悦和感伤。」

    「就一定要用榕树!」他坚持自己的立场,像磐石般不容动摇。

    Dey老师顿时无言,只能接受这个顽固的学生的设计理念。

    课堂上,老师几乎每次都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他的设计,有时还会直接翻案,让他从头再来。

    偏偏可凡骨子里还藏着一GU巨大的自尊心,和不服输的JiNg神,这下可好了,他时常和老师正面交锋。

    每次「交锋」的结果都是他用一大堆无厘头的言语拼凑出来的「伟大构想」,惹得Dey老师经常气得满脸通红,甚至说「这辈子再也不指导这个学生的毕业设计」。

    他似乎怎麽也回不了头,视野总是局限得像个井底之蛙,在大学五年的建筑学习过程,都没能找到设计的明确思路,更别提从中找到乐趣了。

    可凡有时候,其实是相当沮丧的,一度甚至想要放弃建筑这条路。不过,也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引导前路的光脚前的灯吧。

    只不过,奇蹟竟发生在毕业设计展的那天,华山文创园区人来人往,各式各样的设计作品纷纷登场,可凡的「榕树下的生活空间–有机游民居」在展区竟然成为了目光焦点。

    展区中央,一颗巨大的仿真榕树下,模拟了游民居住的各种场景。

    「这棵榕树还真是有模有样啊!」一位观展的教授笑道。

    「是啊,这设计理念还挺独特的。」另一位老师附和道。

    可凡站在一旁,心中暗自窃喜。他知道,这颗榕树承载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记忆和情感,更是一种对游民生活的关怀与反思。

    「喂,你这榕树下的生活空间有点意思啊!」一位同学走过来,打趣道。

    「嘿嘿,别小看这颗榕树,它可是我灵感的源泉。」可凡笑着回答。

    「不过你还真是坚持,Dey老师都说服不了你。」同学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「那当然,榕树可是有灵魂的。」可凡一本正经地说。

    「真是服了你。」同学顿时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可凡看着展区里忙碌的人群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。他知道,这只是他建筑之路的开始,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。

    「可凡,加油!」他对自己默默地说着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
    他没有动摇并且很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对的,最终凭着一颗大榕树,可凡幸运的毕业了,同年也顺利考上同校的研究所继续建筑的学习旅程。

    这一刻,他想到主耶稣曾经劝告受困苦磨难的人说:「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;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」【1】

    过去的大学五年,对可凡来说,简直就是一场悲惨的梦魇。设计课被老师「修理」到T无完肤,信心跌到谷底,甚至有时候还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。

    只不过,很让人惊讶的是,最後这毕业设计作品的社会议题和完整X,不但受到评审老师的认同,更让他靠着这个作品顺利上了同校的研究所,可以继续他的建筑学习旅程,真是奇蹟。

    一路走来在最後时刻,就像他的大榕树一样,奋力一搏扎根深厚,无惧风雨,最终在一片「榕荫」下,他继续着那段颇具挑战X的旅程。或许,这就是所谓的「厚积薄发」,只不过积累的不是知识,而是一种奇妙的运气。

    ﹍﹍

    想不通就放下吧!来碗J汤~这汤你可喝可不喝,功效呢,补脑固本。

    【1】马太福音11:28–29「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;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」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