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六十七章 老将岩渊聪 (第5/5页)
对范举的底线重击球他选择了用切削球去卸掉球的力量和速度。 这的确一时破解范举上旋重压球的进攻,但未必是一种好方法,特别是当范举集中起精力,那种放小球或者侧边的切削被及早的判断出落点,无论是反切削放小球,还是用更强力的正手回击,都不可能让岩渊聪轻易找到范举的底线弱点。 “这个对手不简单,中国什么时候出了个这么厉害的年轻选手了?”看到在底线如此凶猛的范举,这名日本老将也不由得嘀咕起来。 岩渊聪在职业网坛也打球很多年了,他参加的比赛既有日韩印度中这些亚洲国家的中低级赛事,也有澳大利亚美国这些网球发达地区的低级比赛。 可是像范举这样的年轻选手他根本就没遇到过,底线几乎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,发球与底线优势,更是让他感觉到了在发球机上的世界级水平,这才不过只有17岁啊!要是在锻炼个几年,日本网球岂不是永无翻身之日了? 当然更令岩渊聪担心的是,中国的体育体制向来是举国制的,万一和当年的乒乓跳水一样出现一大批的优秀选手,等他们一旦成熟起来,外出参加比赛,一定会抢占大量亚洲中低级比赛的正赛名额,到时候本国选手恐怕连获得atp积分都将变得非常困难。 如果范举知道岩渊聪想的这么远肯定会劝他放宽心,或许等他登上世界巅峰甚至退役之后会有这样的情况,至于现在的中国男网,未来除了他,再给个10年也追不上已经开始积极改变的日本。 这不是看不起中国,而是在投入的资金和平均网球人口与场地数后后作出的结论,你让一个几十上百万人口的县城都未必找得到出一片网球场的国家,能够批量产出需要高水平训练强度的职业选手?这简直就是个玩笑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