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31章 傲慢与偏见  (第2/2页)
佳又说道:“因为牵扯到公司变更,所有客户的资产管理合同都需要重新签署。    所以,接下来巴克莱会配合益民财富邀约客户前来开会,重新签署新的合同,保证业务平滑过渡。”    “这没问题,益民财富宁愿多花上一些收购代价,也要保证尽可能不让客户流失。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“孙总,我们邀请客户到新加坡来重新签署跟益民财富的资产管理合同,但很多客户拒绝了……”    下属给孙燕佳汇报了一件让她很是糟心的事,她问道:“具体原因呢?”    下属也是新加坡华裔,他瘪瘪嘴道:“客户说当初看重我们是大英帝国的第二大银行,才把资产委托给我们管理的。    但现在换成了大陆人来管理,他们不放心,觉得大陆人搞不好金融。”    “这都什么烂借口?搞不好金融,人家能成为市值二十多亿美元的纽交所上市公司?”    孙燕佳很生气,每流失一个客户,就代表巴克莱的业务售价降低一分。    事情搞大了,收购价影响严重的话,搞不好集团要推一个人出来背锅。    反正背锅的人不可能是总裁克里夫,因为人家是英国人。    反而是自己这个新加坡人可能性很大!而且克里夫一直躲在后面不出面,估计早料到今天,就是想逃避责任。    “愿意来参会的客户有多少?”孙燕佳问道。    “不到70%的人。”    听到这个数字,拥有良好气质和休养的孙燕佳都忍不住骂了一句。    她虽然也考虑过客户流失的情况,但想着最多一两成就了不得了。    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!    “他们理财师团队怎么给客户进行宣传的?哪怕现在换了东家,他们理财师也要指望手里头的那些客户吃饭。    现在客户都流失了,他们将来喝西北风去啊?”    面对盛怒中的上司,下属苦笑一声,回道:“理财师团队也尽力了!很多人亲自飞到香港及东南亚其他地区,试图去说服客户。    然后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!很多人并不相信大陆人能管理好他们的资产。    在他们看来,益民财富也就是运气好,沾了体制的光和一些内幕交易,才登录了纽交所。    从底蕴来看,一家成立时间还不足三年的公司很难让客户信服。”    孙燕佳自己也是新加坡人,自然了解华裔群体中有一部分人看不起大陆,连带着也看不起大陆的公司。    从逻辑上来解释,大概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客户要退出了。    孙燕佳又说:“关于益民财富的介绍给客户做到位没有?”    下属摇头苦笑,“说了啊!包括益民财富和锐向产业基金的合作,锐向产业基金和丰隆集团、金光集团等东南亚顶级财阀的关系,乃至张益达和锐向以及益民财富三者的关系。    可是这不顶用啊!吸引力并不够!张益达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年轻人,做出来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公司。    可哪有怎么样?他又不是巴菲特,有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名声。”    孙燕佳紧皱着眉头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,半晌后才叹息道:    “益民财富是锐向产业基金的LP,投资了大陆和东南亚,乃至韩国、印度等国家的几十家独角兽公司,在一级市场,战功赫赫!    就这,都还不够吸引人?”    “这些公司目前都还未上市,虽然挂着独角兽的名头,但未来什么情况都还不好说。    万一来一场互联网泡沫怎么办?    益民财富的账面回报看着的确不错,但因为你成立时间太短,目前很少有项目分红。    而且一家财富管理公司,股权投资领域再厉害,也只是一条腿走路。    要是益民财富能在外汇、期货、证券投资等领域再次证明一下自己的眼光,我相信局面会好看得多。”    下属的分析还是很客观的,孙燕佳也觉得有一些道理,她说道:“要是每个领域益民财富都能做出一番成绩,那早就不是现在这个体量了。    也轮不到他们这些“伪富豪”在这挑三拣四了。”    再怎么伪富豪,也是人均资产上千万美元啊!    下属腹诽不已,只好顺着孙燕佳的话往下说道:“确实是这样,华人顶级财阀都在投资锐向产业基金,我也搞不懂这些人在想什么?”    “我觉得他们还是太傲慢了,对大陆的一切偏见很大!”    下属点头称是,又问:“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才好?”    “先就这样吧!尽可能多的邀约客户,我去找克里夫总裁商量一下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