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347 一位状元(二合一) (第3/3页)
“为高僧。”叶文初道,“他太努力了,我要聊表心意。” 沈翼扫了一眼高僧。 圆智看到他们了,但一页菜名没念完,他也不好立刻离开,叶文初就去了张家。 “张家嫂子,”叶文初问张刘氏,“张秀莹去别院探郡主的时候,别院里有哪些人?” 张刘氏愣了一下,回道:“国公爷、国公夫人、姚三爷还有郡主。” 叶文初暗暗唾弃自己笨,长宁郡主小姑娘家,她怎么可能一个人来郊外别院住,还泡温泉,肯定是和长辈一起的。 1 “韩国公来这里住了多久,做了什么事?”她问道。 “住了一天,第二天很早就回城上朝了吧,做什么我不晓得。”张刘氏说她不知道:“但那天下午,确实来了几辆马车轿子的,晚上很晚还听到了琵琶声。” 那就是在谈事。 叶文初凝眉,沈翼柔声道:“先回城吧,天快黑了。” 大家从这里告辞,圆智已经在路上等他们了。 回到家里,闻玉和姚仕英以及姚子邑他们都正好回来,叶文初邀请大家一起坐下来,聊这个案子。 “这样子的话,案子的性质就不一样了。”姚仕英道,“我记得平顺十四年的策论,是汤阁老和国子监马祭酒以及礼部的阮大人一起,现场出题考试,这一场很有名。” “听说翰林院修撰新书时,还将此事写进本朝闻录,得以传世。” 又道:“如果十月十五,他们就在别院聊过,那这个临时出题,就是假的。” 沈翼端茶啜着,不知在想什么。 1 叶文初手指点着桌子道,好奇道:“想弄到薛一凡的答题卷,拜读一下状元的文采。” “我可以。”姚子邑将茶盅放下来,“你等一等,我同窗有薛一凡去年策论的文章。” 他跑去同学家,一刻钟后跑回来,气喘吁吁将流传出来的文章铺在桌子上,道:“我读过,其中关于节源开流一项,写得一气呵成,角度新颖独到,实在是惊艳。” 大家都围在一起看,文章是真的写的好,一气呵成文采斐然,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得出,薛一凡这个状元当的名副其实。 至少,在叶文初看来,这篇文章很出色。 “所以说,这么漂亮的文章,其实是事先准备好的?”叶颂利道,“作弊?” 众人一起点头。 “那查啊,薛一凡哪里人,不是崇德书院的学生吗?”叶颂利问姚子邑,姚子邑摇头,“他是青州人,我们都不认识,他殿试过后没多久,就外放去了平江府吧,好像是!” 那可是最富庶的平江府,三年知府后盆满钵满,回到京城有钱开路,定当平步青云直登天!姚子邑他们几位好友,就曾聊过这个事,对于学子来说,既羡慕又不屑。 “查!”叶文初对马玲道,“所以你今天可能说对了一句话。” 1 马玲问她是哪句。 “你说,长宁郡主为什么这么傻,完全没有必要去杀无权无势还没有她美的张秀莹。”叶文初低声道,“或许,长宁郡主杀她,不单纯是情杀。” 马玲惊到脱口喊道:“灭口吗?因为张秀莹听到了明年的试题和内定的状元?” “或许中间有其他,但十之八九是这个。”叶文初道,“张秀莹非常关注春闱,因为刘贤也参加,她识字读书就是想等刘贤做高官后,她当诰命夫人。” 对春闱、试题很敏感的张秀莹,在听到内定状元的时候,定当是不敢置信的。 “不过,”闻玉提醒她,“韩国公为什么这么做?我的意思,他为什么要内定薛一凡,他不缺薛一凡贿赂的银子,多少他都不会在乎,所以,薛一凡是不是有什么独到之处?” “这可能是一个突破点。” 叶文初颔首,忽然发现沈翼一直没有说法,她推了推他:“王爷,你想什么呢?” “在想一件事,但我需要核实。”沈翼道,“此事莫急,我有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测,明日此时,我来告诉你们。” 叶文初说好,她也需要将目前得到的线索,再整理一遍。 1 “子邑,你们书院里没有对刘贤的传闻吗?毕竟他和郡主有过一段情史,这是私下最喜欢聊的东西。”叶文初问姚子邑。 姚子邑说有。 “刘贤确实很有才华,先生也很看好他,但可惜去年补考一场,他没有高中,不过,就算高中了他也没有命。”姚子邑道,“至于他和郡主的事,我们聊的不多,毕竟知道的也不多。” “对了,有件事告诉你们。”姚子邑道,“韩国公世子今天开始,又重新去读书了,就在我们班。” 姚先阳昨天封的世子,没摆酒席,就去祠堂在名字后加了个后缀。 今天姚先阳就去书院继续读书了。 “他去读书?”沈翼都有一些意外。 大家一起吃了晚饭,第二天沈翼去查他想知道的事,还动用了他和袁为民的“私人”关系,走后门去了国子监,开了去年封存的学子的答题卷。 晚上,大家惦记着事,天一黑就跑回来,听沈翼说他今天查到的事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