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304 心虚(二更)  (第2/2页)
,好像又将国公爷请去了。”    韩国公也请去了,圣上颔首:“应该的,应该的,这是大事。”    “我去和母后商量。”圣上直奔仁寿宫。    太后已经什么都知道了,看见他来,叹气道:“这次,你真是坚持对了。”    “那些个蛀虫,若不查一查,就永远都蒙在鼓里。”    圣上反过来劝太后,让她不要生气,又突然提到:“平顺五年的户部尚书,您还记得是谁吗?”    不管是谁,圣上一查就知道了,他问太后,纯粹是故意的。    因为,这个曾经的户部尚书,如今已进了内阁,虽不如袁为民和汤庆玉,但也很受器重。    换言之,如今的内阁都是太后和老韩国公亲自挑选打磨过的人,譬如袁为民。所以,内阁的阁臣们就没有不满意的。    “哀家老了,不大记得了。”太后道,“你让令瑜和袁为民好好查,这一次务必要好好整顿一番。”    圣上眼里冷了一下,语气淡淡地道:“知道了。”    母子二人之间沉默了一下。    过了一会儿,太后问他一枝梅的事:“听说自杀了?”    “嗯,自杀了。”    “令瑜也在,怎么会让他自杀?”太后蹙眉,“确定是一枝梅吗?”    圣上不高兴,和太后道:“他当然是一枝梅,有很多人可以证明他的身份。”又道,“令瑜也阻止不了,这个一枝梅武功高强,他想自杀谁也阻止不了。”    “您怎么会觉得,这个一枝梅是假的呢?”    太后道:“哀家合理质疑,这不是正常的事?”    圣上起身道:“朕去看看就卷宗,早点将案子审清楚。”    “贪污赈灾银两,苏执和马立明,朕不会留了,就算杀鸡今后,这个鸡也要杀得干净利索。”    他话落,拂袖而去。    太后蹙眉,圣上走了几步,正好在和仁寿宫内养着的一位小姐碰上了,圣上多看了一眼,忽然回头对太后道,“母后,这位不错,您给儿子吧。”    那位小姐面红耳赤地站在原地。    太后看着圣上的背影,面露深思。    此刻,在京郊十渡,长宁郡主姚纪茹正在别院,姚家的别院最多,但这里却是最清幽雅致的。    前两日,她约了女孩子们来这里,既能避暑还能泡温泉。    今天第三天,大家准备明天回去。    姚纪茹让人取琴出来,她刚坐下,忽悠苏小姐和马小姐来了。    两人慌慌张张,苏小姐哭着道:“我二人要立刻回城了,我们的父亲出事了。”    “怎么了,是账目的事情吗?”    二位小姐解释着,姚纪茹越听越是心寒,和两人道:“你们别急,我们一起回去,我去问我父亲。”    她也不会应,说一定帮忙,但具体是什么事情,看在朋友的交情上,她肯定要过问的。    三人回去,姚纪茹问过韩国公后就懂了,这个案子在大理寺过审,苏执和马立明都是认罪了。    不但如此,户部进行了整顿,虽未深查撤职,但户部几乎超过三年的官员,全部调任到其他职位。    “这么严重吗?那您是不是要将其他衙门的人,挪到这里来?”姚纪茹问韩国公,韩国公道,“挪肯定挪,但此事,对我们影响还是很大。”    这就七个萝卜十个坑,怎么挪都有空缺。    这个空缺,盯着的人可不少。    “这是瑾王推荐的人?”姚纪茹看到桌子上的推荐信,拿起来读了一遍,“鲁志杰,是那位从化县令?”    韩国公点头。    十日后,户部的震动算是尘埃落定,鲁志杰调任回京,连跃两级做了京官,在户部广南东路清吏司做郎中,官拜五品。    另,户部尚书刘炳章被调任去礼部,而礼部的刘尚书则平升到户部。    刘尚书全民刘仝,江西南安人,在朝行事中庸并不出色,他被提拔大家很惊讶,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。    但实际一层,刘仝和姚仕英曾是同窗。    紧接着刘尚书刘仝,推荐了一位曾任宝应县令,后卸甲教书的同窗陆尧为官。    奏疏上去袁为民批了,呈交于圣上,圣上同意了。    隔一日,两份文书各送去余杭德山书院以及从化。    沈翼陪着叶文初去了京郊外的梅林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