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2章  (第1/1页)
    ……    赫连夜出发那天。    怀雍没去送行。    还把小白马给送回给赫连府上。    父皇就曾经教导过他,说他心太软,遇事容易举棋不定。    有些麻烦,若不能当机立断,便会被纠缠其中。    怀雍不打算接受赫连夜,但也没把这件事说出来。    只是从此以后,他跟赫连夜估计是连朋友也做不成了。    他知道自己应当狠下心来。    可想到假如这是赫连夜的最后一面,他没见到,到时再见就是赫连夜的尸体。    或更糟糕。    连尸体也没有,只剩一个牌位。    他真的能睡得安心吗?    他现下就睡不安心了。    前线军情紧急。    怀雍每日都要打听,唯恐得到赫连夜战死的消息。    不过小半个月,怀雍便憔悴了不少。    连尚书台的同僚们都看出来了,让他保重身体。    某日午休。    卢敬锡与他说话,怀雍走神,大半没听进去,直到被卢敬锡叫醒过来:“……怀雍,你在想什么?”    怀雍心事很多,心事正好翻到哪件就说哪件,他说:“在想……那位羽客公子。”    羽客公子便是父皇近来很是爱不释手的男宠。    你看,宠到都有个称谓。    卢敬锡眉头一皱,委婉地说:“怀雍,我自民间听了一些传闻……”    怀雍心不在焉地问:“什么传闻?”    卢敬锡难以启齿地说:“我听说,听说那位跟你长得眉眼有几分相似,年纪又有几分相仿。皇上这样做,却是使你难堪了。”    怀雍肩头一颤,忽然觉得自己在卢敬锡的面前抬不起头来。    卢敬锡为他着急地说:“怀雍,你不能坐以待毙,你得想想办法,清白自己的名声才是。”    这句话被灌进他的脑袋里。    一直到他过两日进宫请安时,又时不时地反复想起卢敬锡的忠语谏言。    车轮轧过皇宫的青石板大道的辘辘声怀雍是早已熟悉的。    他坐在车里,今日却不知为何,总是觉得胸口闷得慌。    皇宫还是父皇的皇宫。    为何他会觉得变得陌生了?    本来他可以随意进入的帝宫也得在门外请示了才能进,倒不是父皇的人拦他,而是他自己怕又一次撞见不该看的场景。    在外面坐着等了半盏茶的时间。    怀雍才被请进去。    没见到那个男宠。    怀雍还想了一下会不会不小心遇见。    他既怕遇见,若是遇见了,难免难堪。    可是一直这样刻意避开,从未在见过,又觉得一腔愤懑无从发泄。    屋子里弥着一股甜的腻人的香,父皇倚在王座上,看上去也一副刚餍足过的模样。    怀雍低头,看到桌下还有掉落的玉佩,心下猜出个大概,多半是刚刚玩好,打发人从后门走了。    不知为何。    他的注意力不自觉地落在那块玉佩上。    总觉得刺眼。    如鲠在喉,咽不下去,吐不出来。    真讨厌。    父皇若无其事地问他:“正好,留下来一道用饭。”    父皇为什么要找一个和他那么相像的男宠?    既然找了,为什么又要继续将他当成疼爱的孩子?    真的是父皇送赫连夜去死吗?    父皇究竟要他怎么活呢?    他这辈子是只能当个佞幸了吗?    心弦紧绷,继而断开。    怀雍心底陡然升起一股滔天的决意。    他二话不说,噗通地跪了下去,拜道:“父皇,请让我也去战场吧。”    父皇没有答话。    但怀雍能感觉出来父皇很不开心。    父皇:“你要去战场做什么?”    这是第一次。    怀雍这样抵以死志,忤逆父皇:“只解沙场为国死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孩儿不才,愿凭一寸忠心以报皇恩。”    父皇轻描淡写地驳回了他的请求:“雍儿,别人卖命是为了觅封侯,你又不用。乖,听父皇的话,你和那些人不一样。你只要留在朕的身边,朕就会给你高官厚禄……”    不一样?    有什么不一样!    没等父皇说完,怀雍再无法忍耐,胆大包天、冥顽不灵地拔高声音:“可是儿臣不想被人嘲笑是百无一用、奴颜媚主的佞幸!”    第15章离京    父皇拍桌大骂:“是谁敢说你是佞幸,朕把他们的舌头都割了!”    怀雍额角、脖颈上的青筋紧绷凸起,他看着地面,响亮地回答:“父皇!防民之口甚于防川!您能割掉几个人的舌头,还能把全天下千千万万的人的舌头都给割掉不成?儿臣困居在这京中,纵然有再多本领也无处施展。我生平无寸功,却能养尊处优,我早已觉得羞愧。儿臣愿为您赴汤蹈火,不惜此身。”    一时间。    这对天家养父子唇枪舌剑,吵得不可开交。    “千金之子坐不垂堂!朕把你养得那么尊贵,你岂可自轻?”    “儿臣想要以身报国怎么会是自轻?我再继续留在京城,只知耽于享乐,他们才会将我看作是笼中鸟雀,轻视于我。”    “到底是谁枉口嚼舌,你说!”    忽听“苍啷”一声。    是宝剑出鞘的声音。    这声音像是一条毒蛇般猛地钻进怀雍的后衣领,湿滑阴冷,让他有种被缠住脖颈的幻觉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