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十八章 天公作美 (第2/2页)
没有抱怨,只是默默地抬起自己的酒缸,搬运到车上。 事出反常必有妖,宋羽当然要调查清楚,就趁队伍人多,往班头那边靠。宋羽抬起缸来慢慢搬运,眼见班头小声交代身侧的衙役。 宋羽不是水,没有那顺风耳的本领,但读得懂唇语,一字字推敲出他们的谈话内容。 “左都御史如今在金溪,师爷的意思是把这批货给客户提前结清,未来两个月就不运了,待情况明朗后再开。”班头低声说道,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张。 “这会你们可别又往船上夹带私货,这位置可占不起啊,被师爷发现是要掉脑袋的。”班头警告道。 宋羽闻言,不禁暗喜。 好家伙,原来之前江哥他们从水下打捞的罗纹砚是这些衙役自己搞的买卖,还得感谢他们帮了忙,让江哥这么快锁定了玉山。 宋羽猜想这群人既然知道御史在金溪,那这次走货肯定不走经过金溪的那条河道,而是走另一条,如此看来,这师爷挖的可不止一条暗河,不过只要记下黄巢窖里的路,让洞外蹲守的手下在无人时下潜,便能在船开走后追上船的行踪。将船夫抓获后,就能弄清暗河水路。 他这么想着,和众人一起护卫在车的两旁,出了洞,在林间举着灯笼。 与此同时,熟药所里,二人铺毡对坐,师爷田良手执紫砂壶给贵客斟茶。 “多亏了仁兄引荐那酿酒匠,才让我那红枫楼的生意越来越红火。”田良对着对面的男子满脸堆笑。 那中年男子身穿锦袍,身材魁梧,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。他放下手中的茶杯,说道:“田兄过誉了,我们兄弟之间怎需要这么客气?你免了我济林堂的税,我自然得找路子把这缺口堵上,要不对田兄你也太不厚道了。” “哈哈哈,不愧当掌柜的,做事周到啊。”田良听后,甚是欣慰。 “说起来,这一批药工用得如何?还顺手吧?”掌柜关切道。 “确实不错,手脚麻利,种植、晾晒、研磨是一点也没有耽误,也多亏他们,我才能提前出货。如今即使左都御史明天要来这里,也抓不到什么把柄。”田良眯着眼睛笑。 “那就好。”掌柜拿起茶杯一饮而尽:“话说田兄,听闻近来少华山的土匪没有了动静,那就没有封城的借口了,以我之见,不如派衙役往那少华山边上走走,装装剿匪的样子,待御史大人来了,正好以此作为政绩。” 田良听言,抚须细思,他手下的马队近日也往少华山边走过,确实没遇到土匪sao扰,许是那些土匪察觉到御史大人来江西的风声躲了起来。 若真的如此,掌柜的提议也无不可。借此机会,分批开放出城的名额,反正之前增加地税后,佃户人数剧增,粮食的问题不用太担心。除此之外,再给些商贩、农民一些减税、补贴,留住人口。这不仅有了政绩,也有了名声。待御史大人到了,自然就无人多嘴了。 “嗯,仁兄言之有理,明日下午我就派衙役前去巡查,”田良说道。 他二人相视一笑,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,却没想到此间横生了变数。 林间马车声粼粼,不时伴有几声哈欠,宋羽护在马队边运货,以哈欠向白霜降的手下传达“自己出洞”的消息。那群手下二十四小时守在洞口,知道他下一步的目标是探清暗河,便暗中跟随他。 走出密林后,陡峭的石崖出现在面前,石崖下有一处洞口,大约有一臂长,马车运不进去,只能由人搬运。 宋羽站在洞口,与另一劳工一起抬酒缸,他走在前,劳工走在后,两人在衙役的催促下颤巍巍地进入洞口。 洞内人影摇曳,脚下碎石遍地。洞内没有放置烛台,全靠身侧的衙役举着灯笼。劳工怕把酒缸摔碎,小心翼翼地走。 他们在洞内跟着衙役左拐右拐,约莫走了半炷香的功夫,一道轰隆声响起,像是石板被抬起的声音,随后众人被引导进了一间宽敞的石室。 石室内有烛台,再向里走又有一条小道,小道的尽头是一处扇形的船坞。船坞在巨大溶洞之中,四周除了陡峭的石壁外,便是一片不知深浅的湖,湖上几艘货船停靠岸边。 宋羽站在坞上,冷风迎面而来,冻得他直打喷嚏,得亏有后面的劳工帮忙稳住酒缸。 “谢谢啊。”宋羽回头感激道,与他合力把酒缸搬上了船。 船上的木板湿漉漉的,宋羽这边刚把酒缸放下,后脚就有衙役催促着赶快离开。他面上唯唯诺诺地听命离开,早已在碰过的酒缸和船只上留下了标记。 回程,班头怕这群劳工记住石室的位置,特意让衙役带着劳工们先走,叮嘱他们不要回头,确定四下无人后,才谨慎地关上了石门。宋羽走在队伍最后面,在他身后,班头一人,衙役两人,却无人注意到脚下的碎石被碾得细碎。 这便是宋羽留给那些手下的路标,也是师爷不知道的变数。 除此之外,延半夏、陆人家也是变数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