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251汉孰与我大/divdivclass=l_fot5400字 (第3/3页)
了擦脸上的冷汗,方才的一瞬间,他看到鹿茸下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牛首! 牛首鹿角,这是什么? “从黑龙镇的一个药商手中得来。”刘大人给皇帝斟了一杯安神茶,皇帝喝了茶水才稍微缓过来,抓着那对鹿茸不松手了,刘大人解释:“说来也是奇巧无b,当初老臣为了给陛下收罗药材便广招皇商,正好收到一药商给的鹿茸。大多人给的都是人参灵芝,唯独他是鹿茸,本来老臣没有放在心上,直到老臣去年生辰,命人重新整理库中的药材,方注意到此等旷世之物。经过打听,是来自一位黑龙镇的药商,姓郝,老臣起了兴致顺着打听下去,陛下您猜怎么着?” “怎么着?”皇帝急急的接了问话。 “那位商贩的确是来自黑龙镇,具说那段时间黑龙镇出现了一件怪事。那是前年五月份的时候,本来那时也无有什么寻常的,只是五月的一天凌晨,突然天降异象,霞光万丈,辐S千里,那边的百姓都说那天凌晨天上突然大亮,城池上空出现了一朵祥云,sE泽七彩,状若琉璃。” “七彩祥云?” 刘大人点点头:“据汉书记载,七彩祥云乃天降大命之征兆。” 听着他一点点透露出事情的原委,能做皇帝的人能是蠢人吗?稍微联想一番立马就反应过来了:“莫非是两位孺人?” “陛下圣明。两位孺人很可能就是大汉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机遇。” 老皇帝在听完这些话后,权衡利弊,却还是摇头:“祖宗之法不可变,变革历史上也有过很多次,若真能延续江山,夏商周不也做过尝试?能成功早就成功了,何至于等到我大汉?为何就非得是大汉?” “对呀,为何是大汉?因着他们缺了天命!”刘大人举着手朝着上方:“天时地利人和,高祖顺天命,罚暴秦,能算忤逆么?每当国破山河民不聊生,上天便会降下天命,此前黑龙镇曾天降异象,上空出现了七彩祥云,后又出来两位妇人携百姓退洪水,主张土地变革,还有这状如龙角的鹿茸,不都是天命吗?既然天命要眷顾大汉,眷顾你我,陛下能做的便是顺天行事,顺则兴,逆则衰,老臣得知此事后便把孺人认作外孙。” “你的意思是那孺人之一还是你的外孙?” 刘大人认外孙nV的事皇帝是知道的,若此人就是那受命之人,那还真是天之巧合了。 “正是,老臣亦不敢违抗天命,天命所归,我等顺之,亦不算违逆祖宗基业。” 手中的鹿茸在这一刻似乎变成了另一种东西,老皇帝的双目渐渐爬上了一些血丝,微光浮现出来,那是许多年不曾出现的野心。 在位多年,他政绩平平,这也是每位皇帝的心病,眼看着年老T衰,他也认命了,可现在天就像与人开了个玩笑,在油尽灯枯的时候,猛然送过来一波大礼。若此时真的是最适合变革的时期,一旦变革成功,那必然会成为千古一帝。 “此乃当真是天命所归也,那便依Ai卿的意见,先把那小nV叫过来,听听意思,不过朕好似听说她们是两人……”正值合适年岁的小nV,还是受命之人,老皇帝心中鬼使神差般冒出来一个想法,只是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,两个人,那谁是天命? “依臣之见,估计是沈孺人,认回了小nV,小婿便中了贡生,还有茗儿的表哥,亦是中了贡生,桃花村也欣欣向荣。老臣还打听到沈孺人儿时寄居在叔叔婶子家,生活条件极其贫寒,受尽苦楚,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……” “可以了,朕明白了。” 至此皇帝已是一片明朗,若此人真的受了天命的照临,他日定能福泽大汉江山,略微想了一会儿,心中便有了打算。 “无视受命之人怎么行呢,正好大伙也催促的紧,过几天朕引荐她,倒要看看此事到底如何。” “谢陛下。” 得了皇帝的准信,刘大人立马脚底抹油,心中一片雀跃。 那边张县令一直没走,见刘大人迟迟才从养心殿出来,眼底还一片喜sE,便走了过去:“刘大人。” “张大人有何贵g?” “可是陛下恩准了?”他也不和他扯,直接开门见山。 刘大人知道这会儿和张县令已经上了一条船,便大方承认:“嗯,过几日茗儿就该进g0ng了。” “她?” “自然,我刘家孙nV受天命照临,汉不过历经九世便有如此大变局,我等只有不违天命,才不算谋反。” 越听越不明白,张县令见老头子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,听罢问:“所以是沈孺人临危受命了?” “自然。”说罢,刘大人看着他:“张大人,你也从她们身上讨了不少巧吧?如今,老夫也想讨些巧罢了,张大人不会这都嫉妒吧?” “卑职自是不会。” 刘大人很满意他的识趣,转身上了马车。目送马车远去,张县令神sE复杂,刘大人口中的“巧”显然不仅是浅表的那层含义,只是他和刘大人一样,都是从两位姑娘身上讨巧的人,今后也未必只有他能猜到刘大人的野心,只是那又如何?那些事都是未知的,与他们目前的禄位并不相g,当前又能带来诸多好处,谁会T0Ng破呢?且看这所谓的天命最终会演变出何等面目吧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