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21. 张彦光 全冠清 (第2/2页)
怎么说?他竟然说萧大侠你此次辞官之举是和辽帝谋划好的,还说你想趁机来窃取我大宋军密,我听了此言勃然大怒,立将那人一顿斥骂,责令左右乱棍轰出。”张彦光喝了一口酒,继续道: “我对那人说,萧大侠虽是辽人,但他自小在大宋境内,由汉人抚养长大,这养育之恩大于天,他岂会恩将仇报?他此次辞官,对大宋的仁义和忠心可鉴日月,岂容你在这里信口雌黄,挑拨是非?” 萧峰心想:这挑拨是非之人除了全冠清还能是谁?你明明将他收容在身侧,却说什么以乱棍轰出,这戏也做得太假了些。 张彦光热切道:“我自是深信萧大侠对大宋的忠心,也相信萧大侠不愿看着辽人铁骑犯我大宋疆土。萧大侠在辽国手握兵马大权,总揽军机要务,却能毅然辞官归宋,这已是大功一件,不知萧大侠可愿为大宋再多立些功劳?” 萧峰听到此处,已对张彦光的用心了然于胸。萧峰坦然道:“张将军,这你可就找错人了!我在辽国做官时,无论军务还是政事,均由身边官员代劳,我这人向来只管喝酒,不管做事。” 张彦光哈哈一笑道:“萧大侠未免太过谦虚,这南院大王一职,可谓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萧大侠既非皇亲国戚,又是半路入辽,没点汗马功劳又如何坐的上去?” 全冠清插口道:“他做丐帮帮主时,帮中事务,无论巨细,都要亲自过问,在辽国做了大官,只怕还要更仔细些?” 萧峰并不理会全冠清,朝张彦光笑道:“实不相瞒,我能当这南院大王,并非有多少功劳,不过是靠一身蛮力,在一片叛军中取了那上将首极而已。”说完,睥了张彦光一眼。 张彦光闻此,不由得向萧峰望去,见他目光森然,心中一凛,心想:“要真动起手来,我这百名亲兵,只怕也不是他的对手,今日,先不必和他撕破脸皮。” 于是接着笑道:“这件事先放在一旁,眼下还有另一件事。最近宋辽战事一触即发,我大宋的热血男儿太多,雁门和代洲一带,扶宋抗辽的江湖义士那是来了一批又一批。我近日已将其中多人收编,组了一支队伍,朝廷也已配好了车马钱粮,只是眼下群龙无首,未免令人心焦。我看两位均是人中翘楚,不知可有意愿做这义军首领?” 萧峰闻此,转头向慕容复望去,他之前和吴长风的攀谈中,便猜想慕容复和几位家臣是为此事而来。 慕容复闻此心中震动,心想我若担了此职,得了粮草军械,对光复大燕一事岂非一大助力?这帮人是扶宋抗辽之士,一时半会自然不会助我复燕之举,我须先隐匿意图,暗中扩充军备,等到时机成熟之时……想到此处,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。 萧峰在藏经阁中,亲耳听过慕容博的“瓜分大宋”之说,深知慕容家对大宋不怀好意,自然不会诚心做什么扶宋抗辽之举,这会见慕容复一副怦然心动的表情,知道他又是在想着那些复国之念。 萧峰心中微愠,伸出手握住了慕容复放在桌面上的手背,发力捏了一把。 慕容复正想的出神,只觉手背一痛,低头一看,见萧峰的大手覆在自己的手背上,不由得抬眼望去,只见萧峰表情肃穆,眸中一片阻拦之意。 萧峰朝张彦光朗声道:“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,只是我和他均无此意,将军还是另请高明吧。” 张彦光奇道:“萧大侠若不愿意,我也不好勉强,只是我看这位慕容少侠似乎颇有意向。”他之前那番话说完后,见萧峰面色冷淡,而慕容复的神情却有几分热切。 “将军,我慕容复自是……”慕容复开口诚声道。 “好了!”萧峰一声大喝,打断了慕容复,朝张彦光豪声道:“你不必问他,他自会听我的话,我说什么,那便是什么。张将军,你说的这件事,我们应不了你,以后,也不必再提了!” 张彦光见此颇有几分迟疑,还欲再问慕容复,却听见背后的全冠清忽然笑了一声,这笑声分外响亮,又带着几分诡异。 张彦光听见这声笑,便想起了全冠清之前的那番话,低眼一瞥,见萧峰的手仍和慕容复的手叠在一起,便只能叹了口气,说道:“既是如此,那就不勉强二位了,我还是在我军中找一位好手吧,也未必就不如什么武林人士。”说到最后,语气中带了几分不悦。 慕容复见此,心中大有不甘,但他生性高傲,眼见张彦光已经将话收回,语气也变得不耐,慕容复自是不好再出口索求,只觉心中一阵气闷。 几日前,他和几位家臣自燕子坞来到代洲,便是为此事而来,没想到被萧峰这么几句轻飘飘的话,就让自己的这番计划转眼成了泡影。 慕容复低头一瞥,见萧峰的大手兀自握着自己的手背,顿时怒不可遏,手臂一回,奋力一挣,没想到收势过猛,一拳碰在了坚硬的石桌上,慕容复痛的轻轻呼了一声。 萧峰见状,连忙起身朝他凑去,急道:“撞破了没有,快给我看看。”边说边去扒拉慕容复的手。 “走开!”慕容复喝道,把手藏入衣袖,扭头转向了另一边。 张彦光见此,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