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六十章:此局换我(宫变五) (第1/2页)
我满目惊慌,想将苏文棠扶起来,爹爹却伸手拉住我。 “你无需动,他以家臣身份拜你,吾儿当受此礼。” 爹爹声音虚弱,遥遥看着尚未熄灭的宫灯,“其实往昔我也曾想过,可否将此位传于你,高阶之上万劫不复,你既不似清漓狠心,也不像栩弟那般心高气傲。” 爹爹说话时轻抚我的脸,眸中殇情掠过,宛如追忆故人。 见我泪从下颚滴下来,便轻轻为我擦去,他的手太冷了,毫无温热,甚至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活气。 枯树将朽,万木悲春。 我抱紧他,不想让他从我怀中消失。 爹爹便浅淡笑了,说,“安儿,爹爹活不了多久,你能来此,爹爹心中欢喜,却也怕你今后坎坷。” 说到这里他急咳两声,血从口鼻涌出。 我眼前尽是刺目残红,笨手笨脚拥住他,欲将那血抹去。 我说爹爹不会死。 却不想就在这时钟鸣轰响,震荡犹如天地崩裂,声声渐长,我熟读宫中礼法,知这声响为何。 帝崩悲鸣三万,京中观寺皆动。 我与苏文棠在震耳的钟声直起身,爹爹却犹如早就知道,安静躺在我怀中。 直到钟鸣贯耳,我袖袍被压下,听到爹爹唤我扶起他。 紫棠官袍尚未站稳,爹爹便朝钟声响起之处跪了下去。 他俯身叩首,面上并无悲喜,只是疲乏撑着眼,像是在做最后道别,“臣穆清滟,恭送吾皇万岁。” 修长背影立在我身前,往昔繁华不在,我却仍记得初进宫那日,百官来向爹爹问候,我躲在他宽大的袖袍下。 当时只觉恭声贺语,爹爹却佁然不动。 我想从那日起我便已知晓,爹爹朝掌百官,需要何等雄心。 触目当下,只觉恍然,回神见那紫棠身影望向殿外,明知看不见,却仍是执拗看着。 爹爹常对我说,陛下虽是疑心病太重,却从未怀疑过丞相府的忠心。 少小相伴,君臣同侧数十年,穆氏全族忠于的是什么,看到清栩宫中满地骷髅,我也曾怀疑过。 我曾以为帝驾在前,穆氏便只求皇权稳固,可如今盛帝以身为饵,爹爹暗中布局,我方知穆氏不为君权永盛,只为万世平安。 盛帝头疾渐重,早知毒发会死,也知他身死后,辅臣子蛊不解,只能为其陪葬。 肱骨之臣若无,天下又怎能安定。 文臣半数来自穆家,燕侯蚕食禁军,又在宫中安插颍妃,爹爹不在后,穆家便只有我这等孱弱小儿。 想来盛帝与爹爹亦是无可奈何,长兄已不可用,假威作福之人伺机而动,穆氏清名浑浊,大渊内乱不止,境外又有北冶觊觎。 若北疆借此拉拢,朝中分崩离析,皇子又受制燕侯,大渊便只能任由jianian臣蛊惑,陷入无尽的战乱。 更有甚者,北冶铁蹄踏入,大渊便会亡国。 顾钰,燕侯皆要万人之上,却也不想帝座苦寒,若不为天下万民,只为一己私怨,国将不国,民将不民,到头来为人奴役,百姓皆要受此祸端。 我虽不耻盛帝强占小叔,滥杀宫人泄愤,此时也不得不佩服他。 季长陵作艄公时曾说,盛帝无愧于民,继位后勤政多年,宴杀乱官从不手软,如今想来,竟也是帝心澄明。 望着爹爹孑然一身的背影,想到苏文棠曾教我为臣之道,他曾与我说,为人臣者,需君臣同心。 我想无论小叔身死谁手,盛帝也宁愿疯傻不知。 因为他亦是知晓,小叔勾结南疆逆臣下毒谋害,大渊社稷根本毁在旦夕,爹爹亲手葬了发妻亲弟,心中又如何能安。 至于我,爹爹一己善念留下,想来也是夜不能寐。 盛帝中毒之事若早就传出去,又何来这安稳数年。 我痴哑至今,如今想明白亦是不怨。 直到钟声渐歇,我欲扶爹爹起身,却见大片血迹从爹爹紫棠袍下流出。 来不及多想,我与苏文棠搀住爹爹倒下的身影,却见爹爹眸中已是涣散,他望着我,忽然抓住我的领口。 声音断断续续,已是强弩之末。 “陛下已崩,我撑不了多久,我与陛下共商遗旨,颍妃腹中太子继位,掌皇玺者为摄政辅臣,太子与皇玺,缺一不可登帝,春祭遗旨下达百官,待到数日州郡皆知,这天下,便不是无主可言。” 爹爹说罢痛得眉目皱起,我心中亦是无措,只能小心抱着他,地上那血像是擦不完,紫棠官袍染红,爹爹面色灰败,仿佛就要离去。 他口中混着血,说,“安儿,颍妃诞下的皇子,我已命玉闵衍趁乱带出宫,皇玺由内府监带往岷州,藏于何地,唯有我腹上陛下所刺玺书可知。” 爹爹牵着我的手来到腹部,我能摸到厚厚的布带。 可他接下来所说的话,却是让我凄惶退步。 “玺书藏于我腹,命蛊绘制,唯有生取方可拿出,我若存于世,无人敢近我半分,如今良药不治,命蛊即将溃散,汝安吾儿,我腹上玺书,唯你亲手可取。” 我跌坐在地,仿佛眼前既是万丈深渊,极力摇头想要反抗,却不想爹爹拉住我手,苍白的五指抓紧我。 他步步紧逼,说,“亲者不忍杀,如何坐稳相位,我身死后,你便是这大渊权首,为相者狠心立命,当安国定邦,这是为父,最后教于你的。” 我的手被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