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赵瑗天意从来高难问8 (第4/4页)
…送回去?他又不要啊!” 赵熹道:“刘氏的事,朕早已知悉,只是不曾见过,既然你找到了,朕稍后就派中官到你家中去见她,再赐她五百贯钱,权且解约,这事以后不用再提了。” 韩骐觉得挺奇怪,皇帝帮人离婚是干嘛?不过赵熹对臣下向来体贴备至,这虽然奇怪,但也没什么可奇怪的,他到内宫前停步,接走了梁青棠。梁青棠看起来真的挺喜欢赵瑗,弯下腰道:“呀,怎么哭过了?” 赵熹笑道:“小孩儿么,一天八顿哭,都正常。和节使、夫人说再见。” 赵瑗嚎了两嗓子,声音很哑:“韩节使再见,梁夫人再见。” 暮色四合。 1 他们在福宁殿,赵熹拿冰帕子敷赵瑗的眼睛,又对来领命的中官道:“稍后你去良臣宅中,见一刘姓女子,告知她:五百贯钱解的是婚姻之约,日后不许再提。另要她回忆,当年与鹏举母亲离散是在什么时候,在哪里,就算是荒郊野岭,也要问出是哪个荒郊、哪个野岭,着人沿着地皮山脉一寸寸找,就算已经在黄河底下了——” “也得给朕捞出来。” 中官领命而去,赵瑗敷了眼睛,又活蹦乱跳起来,亲昵喊道:“爹爹、爹爹!” 赵熹原本在思考,听到他的呼唤,低头道:“怎么?” 赵瑗问:“爹爹今天在这儿睡么?”他是赵熹最好的生日礼物,应当在生日这天和赵熹一起睡:“还是、还是又有社稷大事呀?” 赵熹故意皱着眉:“爹爹好想和小羊一起睡,可是——” 可是爹爹真的很忙啊,要忙着回汴梁去,赵瑗含泪送别了父亲,孤零零地躺在床上,忽然,发现枕头下面yingying的。 他掀开自己的小羊枕头一看,下面竟然躺着一把扇子! 原来他也有扇子呀,他惊喜地打开来,正是一大一小,两只正在吃草的绵羊!远处,一个牧童睡着了。 他拿着扇子快乐扇风,踩过黄绫被,在床上奔跑,白木床吱呀吱呀,他用力摇动扇子,吹开帐幔。 1 一道闪电就这样劈进了眼帘。 轰隆隆、轰隆隆—— 那是夏天的第一场雷雨,声势浩大,时不时撕裂天空,张去为赶紧把帘子给他拉上:“哥,快睡吧,睡着了就不打雷了。”其实这个时候抱着小孩睡最好,但这是御床,没有赵熹的允许,他可不想趟。 赵瑗盘腿坐在空荡荡的床上,抬头看着床顶的避尘帐,感觉有点不可置信:这么大的雨,这里居然没有漏,所有的声音都被隔绝掉了。 哗啦啦的雨声清洗一切,赵瑗静静听着,感觉这里很大,很安宁,外面的雷声越大,才显得这里越坚固。 这场雷雨异常的长,不知道过了多久,一阵沉重、急促又忽然放轻的脚步声传来,赵瑗侧躺着向外看,忽然,床帐的缝隙间钻出一个头,赵熹满脸湿哒哒的,估计淋了不少雨,正沿着下巴淌水。 赵瑗和他对视一眼,赵熹笑了:“你快来,我就说他没睡呢!” 床帐抖动几下,赵熹的上面又钻出一个头,也湿淋淋的。 赵瑗惊讶道:“爹爹、叔叔!” 他跳起来打开帐子,岳展和赵熹两个人都弯着腰,身下聚集了一滩水洼,赵熹的仪表还算好,岳展身上只剩下一件中衣,都湿透了,粘在身上。 1 赵熹得意道:“我就说他肯定怕打雷,睡不着。” 其实赵瑗不怕,但是他很用力点头:“嗯嗯!” 岳展手里还拎着外衣,估计是雨太大,拿来罩在他和赵熹头顶了,可衣服挡不住雨,两个人落汤鸡似的,都不能去抱赵瑗。 内侍鱼贯而入,捧来物品,又默契地退下去。 福宁殿只剩下他们三个人,赵熹擦了把脸:“把你上衣脱了吧,湿漉漉的黏着不舒服。” 赵瑗开心地绕着他俩的腿边跑圈,他可太喜欢打雷啦! 轰隆隆、轰隆隆—— 岳展的上衣脱下来,赵瑗被他后背的纵横伤疤所震慑,又惊讶道:“叔叔,你背上怎么有字?是写的吗?” 岳展说:“是刺的。” 他站在小凳子上,踮起脚,为了让他看的清楚,岳展弯了弯腰。 1 赵瑗指着岳展背后的小字,一个个念过来。 “尽……” 字太复杂了,也许是因为他启蒙是倒过来的缘故,现在看每个字他都要反应一下。 叔叔能不能倒立呀?倒过来他就认识了。 轰隆隆,轰隆隆—— “当年岳展谋逆,下大理寺狱参验,背后刻的就是此字!如今出现在这刺客背上,必然是岳展党羽见谋逆不成,对官家怀恨在心。岳展虽死,他曾经的部曲仍阴藏诡计,私下以他姓氏为号行军,伏请陛下恩准臣等就此刺客详查,找出幕后主使,不然容留此等祸心之人在鄂州前线,恐要生事。” 赵瑗穿着紫袍,站在赵熹身边,下面是一层层白纱,刺客那一刀差点捅到了他的骨头。 越过父亲的肩膀,他向下看,发现秦枞称病告假,不在队列。紫袍大臣跪在中央,众臣神色紧张,朝堂上落针可闻。 “忠……” 幼小的赵瑗艰难辨认,赵熹穿着柔软的中衣凑过来一起看,发间被雨水沾湿以后透出一股馨香,搔在岳展背上,以至于他背后的肌rou缩了缩。 1 忽然,赵熹点了他的名:“普安,你也见过这刺客,以为何如?” 赵瑗道:“臣以为,岳展身后有字、有什么字,天下皆知,靠刺青就认为这刺客是岳展党羽,实在武断。难道今日所有耳戴金环之人都属于女真?” 这个字好难呀,可他不好意思让岳展倒立,就想自己倒立过来看,还好头刚一歪,他就模模糊糊认识了。 “报……” 大臣道:“正因为岳展身后的字天下皆知,这刺客纹刺于上,足以见他对岳展之死怀恨,乃至于行刺乘舆。岳展虽死,竟有如此遗祸,不将他明正典刑,不足以儆天下之人!” 赵瑗摇头道:“我不知。” 那臣子冷笑:“大王难道不知道有此字吗?” “国……” 赵瑗雀跃道:“我也要刺青,我也要在背上纹字!” 赵熹和岳展一起笑了:“你先认全字再说吧!” 雷打的越来越急,赵熹道:“你叔叔不爱人知道这个,因此外头人都不知道,你要保密,知道么?” 赵瑗懵懵懂懂:“知道了。” 叔叔真奇怪,这是多好的字呀!等赵瑗有了纹身,他要到处去晃荡,说不定就不穿上衣了,赤裸裸给人看。 胳膊上隐隐约约有一些痛楚,赵瑗向前一步,赵熹面前的那张御桌不再高大,他直视殿下的臣子。 “我不知道的是,岳展已死七年,尸骨朽烂、不知何处,上无父母、下无儿女,无处鞭尸、无法株连,敢问相公还要如何明正典刑?” 那是夏天第一场雷雨,最后一道闪电,劈开天空,劈过窗棂,透过绢纱照到岳展背上。 水珠滑过岳展的皮rou,被赵熹拂去,像一种妥帖、爱护的擦拭。 霎亮霎暗的四个大字。 尽忠报国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