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章:不要说服,只要陪伴 (第3/5页)
到门口的擦鞋垫。她把伞收好,动作俐落,却有一种掩不住的疲累。夫妻俩坐下,对看了一眼,像两个同桌考生在考前最後一刻交换眼神。 「我们想问一件很小的事。」太太说,「我们想决定要不要让孩子去托婴。」 苏星点头:「你们要把很小换成可以验收的小。b如:这一个月。」 她洗牌、切牌。第一张——杯六,回忆、童年。第二张——星币二,权衡、调度。第三张——节制正位。 「这三张很清楚。」她说,「你们在回忆自己的童年,害怕把某些不想重演的东西交给别人;你们也在权衡时间与金钱的调度。但最重要的是:节制。这张牌不是叫你们忍耐,是要你们找步伐。」 「步伐?」爸爸重复。 「你们可以给自己一个试行一个月的步伐:每天记录三件小事——小孩在托婴的笑/哭/睡;你们回到家里还剩下多少彼此的力气;和你们各自是否有跟对方说一句不关育儿的话。」 太太盯着牌面,眼睛慢慢亮起来。她像是从「要不要」的二分法,走到了「怎麽做」的路上。 「我可以给你们一张小卡,写上三个格子,每天画圈。」苏星补充,「这不是为了验证你们是不是好父母,而是为了陪你们看这一个月。」 太太点头,爸爸也笑了,眼神里的焦躁像是被倒掉一半。离开前,太太问:「如果我们一个月後发现不适合呢?」 「那就不要勉强自己漂亮收尾。」苏星说,「你们也可以留一个不完整。」 她看着夫妻俩抱着孩子走出门,门铃的尾音很轻。她在笔记本「语义」栏写下:试行、步伐、不完整也可以。又在旁边加一条很小的字:陪你看。 —— 晚上九点前,林曜来到店里。他刚结束一场内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