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赵熹长安回望绣成堆2 (第3/4页)
“此事既非你情愿,也已铸成,不如此,还要怎样?” 难道要留着这个孩子吗? 赵熹问自己。 但其实他什么也没想,得知自己怀孕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洗脱罪责,可现在没有人追责,赵煊只关注这个孩子的命运:赵熹是被强迫的,这个孩子是孽种,生下来有什么意思?让他日日对着这个孩子回想自己痛苦经历吗?趁月份还小,他还年轻,打掉孩子,再到秘密地方去养病,过几个月以后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了。 像一页书,被一阵风吹过,哗啦啦。 1 “我……”赵熹机械地改口,“臣……” 不留着吗,这个孩子? 这个孩子还很小,两个月,甚至胎里的阴阳都还可以改变,他感受不到这个孩子的心跳,若非摸到那样的脉搏,他只会以为自己吃多了。他不和这个孩子共情,但。 正如同他和乌珠在一起的另一个原因一样,如果错过了这个人,错过了这个孩子,他此生都不会再有了。 他这辈子只做过别人的孩子,还没有、并不被允许有自己的孩子。 他意识到了赵煊的一点点理亏和退避,赵熹没有说出自己的完美剧本,但,谁都能猜出来,这是赵煊首肯的、李伯玉组织的失败劫营的连锁反应。 如果这个孩子流出来,变成一滩血,杳无痕迹,这一页书翻过去,十年、二十年,他的功劳簿就到底了。 患难,分忧,这些都会被淡忘的。 让这个孩子成为他永恒的、功高的证明。他为这个国家,或者说,为赵家,再或者说,为赵煊的皇位巩固抛洒过一点哪怕是分娩时留下来的血! 可他是被强迫的,为什么要留下这个孩子? 1 他一时之间没有找到借口,在新王面前,将目光转向了父亲,再一次求助:“爹爹……” 持盈远远地坐在朱榻上,衣料上晕开一点深,那是一个理解又受伤的姿态:“陛下让他再想想吧。” 赵熹忽然觉得很对不起父亲,为之前毅然决然的抛弃,即使显然他们互相理解。 他跪的直挺挺的背忽然塌下来。 持盈没有动,仍然陷在塌上:“这孩子已在腹中,是一条生命,堕胎便如杀生。儿女是天生的缘分,既然来了,哪有赶走的道理?陛下可怜这孩儿吧。” 赵煊很半天没有说话,他的视线先是扫过赵熹,最后看向持盈,眼神落在销金袍上的一点深深泪痕:“若臣不来,爹爹预备怎么处置?” 持盈一愣,半晌道:“我没有想好。” 赵煊说:“爹爹总是不想好就去做。” 他这话是直指持盈的过失了,金国入侵不就是因为持盈没想好就招收叛将张觉吗?再往前,不就是持盈没想好就合金攻辽吗? 赵熹感到一阵天旋地转,因为父亲的求情也没用了,谁能让天意回转? 1 赵煊的措辞平淡,如针:“趁早了断不好吗?” 持盈看起来想说什么,但赵煊的话比他的快:“总比生下来,再千方百计地杀掉好。” 持盈终于站起来,袍袖振动,鼓着风:“陛下在说什么?!” 赵煊没有重复:“爹爹还要在此休息吗?” 持盈怒道:“在陛下面前,老朽还有容身之地吗?” 赵煊不承认,也不否认:“那就请爹爹回宫吧。” 持盈没想到这句话,他再次确认:“什么?” 赵煊说:“臣请爹爹回延福宫。” 他弯下了腰,静默地保持一个姿势。 赵熹傻住了,他感到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正在席卷。对峙最后以持盈的失败而告终,他离开了这个阁子。 1 袍袖动动,赵煊也离开了。 他们都没有回紫宸殿。 赵熹出去的时候,宴已经散了。 他没有吃饱饭,只流了一脸的泪,赵烁和他结伴回府,雨还在下,赵熹脑海里回想着赵煊出去前留给他的话:“此事在你。” 雨帘如瀑。 风起青萍。 康王府在第二天迎接了来自宫中的使者。那时候赵熹正坐在榻上发呆,无意识地、机械地咀嚼东西,他感到一阵恐惧,这是一个母亲应该有的吗?可不应该害怕吗,饿的人不是他,是肚子里的另一个人,如果饿坏了这个人,赵熹也会因此受损。 接到禀告的那一瞬间,赵熹都没有动,把手上的rou条细细啃干净,为了拖延,他甚至伸出舌头吮吸了自己的指尖,把在旁边打络子的余容都看笑了:“这是干什么?” 赵熹说:“我怀孕了。” 余容正在给赵熹擦手指,赵熹的指尖戳在她的手掌上,赵熹看了一眼她的脸庞,余容娇美、靓丽,皮肤白得生出光晕,他认为余容是美丽的代表,可为什么他会和—— 1 野外呼呼的风刮过来,那一瞬间他在想,乌珠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会怎么说话?他竟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,然后又说:“官家已经知道了。” 官家知道,所以派了使者。 黛青色的长衫晃了晃,赵熹去迎接他的命运。 可出乎意料的是,内侍带来的命令与他和他的孩子无关,是有关于康履的。 康履因为陪伴赵熹出使金营有功,封为康王府都监。 作为亲王的内侍,被封为都监已经是人生巅峰,无法再高,这一官职通常由年长的宦官在名义上担任,并不实际到王府来任职。康履才比赵熹大个五六岁,一般情况下是做不了这个官的。 康履不疑有它,兴奋到龇牙咧嘴,他挺直腰背,比平常看上去高很多,他应当应分得到这个官职,因为他陪着他的主人深入敌营,是有贡献的! 赵熹额外赏赐了他,内心因此升腾起不好的预感。 他在角落里看见了如丧考妣的张去为。 其实一般情况下,康履不会得到都监这个位置。一个亲王府可以有两个都监,一个要长期由皇帝所派的、宫中的内侍担任以为耳目,另一个则可以是亲王的亲信,但这个名额,大家都认为非张去为莫属。 1 他嚣张,甚至有时候不听赵熹的话,挪用王府的姿态去放利钱,这些都无关紧要,只要他的干爹是持盈身边的大珰张见道,这就够了。 恍惚间赵熹想起来,在持盈入城的那一瞬间,陈思恭、萧琮、张见道等心腹宦官都被赵煊隔离开来了。 他假装没发现张去为,在榻上又吃了半袋rou干,余容张了张口,似乎想说什么,但还是沉默了。 赵熹看了她很久:“余容。” 余容垂下了她的头,那是一段洁白的、优美的脖颈。 赵熹说:“我打算留下这个孩子。”他的目光掠向阁外的飞鸟,即使是日过中午,也有鸟在外面飞,因为这是一个诡异的夏天,一点也不热,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